儒、释、道文化

早在二千多年前,崇尚并盛行文明的东方升起了三颗智慧巨星。这三颗巨星,一颗是印度的释迦牟尼,他创立了以拔苦修道、觉悟智慧、因缘果报和涅槃解脱的思想,彻底地关注宇宙和生命的佛教;另一颗是中国的孔子,他创立了倡导以仁为中心的道德观念,主张德治,强调传统伦常关系的儒教;再一颗是中国的老子,他创立了崇尚自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的道教。这三种智慧宗教的诞生,极大地推进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和社会进步。

古往今来,古今中外任何一种伦理学说包括了对现存社会秩序的维护、论证和批判,其所设计的是社会生活的根本秩序。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学说便设计并深入地论证了“天人合德”这一伦理关系。在这一关系中,被伦理理化了的“天”,即是高度概括了道德原则的宇宙秩序,换言之,即是人类社会生活秩序的根本,也是道德主体所必须的自我修养过程。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教,崇尚礼乐和仁义,倡导以仁为中心的的道德观念,主张仁政和德治,强调传统的伦常关系,儒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形成的特殊形式的宗教。儒教以中国封建伦理三纲五常为中心,以建立理想的社会秩序为已任,追求社会生活的完善,吸收佛教、道教的宗教思想和修养方法,使其宗教生活和偶像崇拜渗透到了中国乃至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每一个家庭。儒家崇尚中庸,并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建功立业,从而立命于天人合德,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整个宇宙的和谐。《四书》、《五经》是儒教的经典,祭天、祭孔、祭祖是规定的宗教仪式。它的教徒是读书受教育者(儒生)。童蒙入塾读书,开始接受儒教的教育时,要对孔子的牌位行跪礼拜。从中央到地方都建立孔庙,为教徒定期朝拜的场所。因而,儒教为稳定封建秩序、延长封建社会寿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与儒教相比,由东汉张陵创立,奉老子为教主,到南北朝时期盛行起来的道教,其思想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是超脱的现实和避世的哲学。“道教”一词,始见于《老子想尔注》。道教的基本信仰和教义是“道”,认为“道”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万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宇宙、阴阳、万物都是由它化生的。道教所讲的“天人合一”,是绝对精神观念、惟一独立、真实的存在。认同返璞归真,回归自然。

而与孔子、老子同时代的古印度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则以超越的形式出现在世人面前,把现实人生断为无常、无我、苦,而飞跃为普遍的世界宗教。苦的原因既不是超现实的梵天,也不在人为的社会环境,而由每个人自身的惑、业所致。故摆脱痛苦之路,唯有依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觉,超出生死轮回范围,达到这种转变的最高目标,叫做涅槃或解脱。佛教所指的“天”、“道”是宇宙万物的真实本质。佛教以真如为天,追求明心见性,觉悟真如;得道是悟万有的真实本质,实现生命的超越与永恒。佛教关怀人们的世俗生活,特别是关怀人们的善恶价值,积极地劝善惩恶。正是因为佛教彻底地注视宇宙和生命,所以才长久为全世界的人们所关注。佛教在广泛流传和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对人类社会协调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佛教超越国境,不分民族,给世界上所有的人们带来争取和平和健康幸福的活力。

严格来说,儒释道三家的天、理、道、真如等都属于伦理范畴,道德是它所必须涵蕴的伦理属性。儒家的“天人合德”是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生命的道德价值,道家的“天人合德”是在超越现实的基础上实现生命的精神自由,而佛家的“天人合德”则是对生命本身的超越。 三家倡导的价值目标所反映的精神实质,即是文化的交融与和谐,是对生命的整体透视和对生活的彻底关注。儒家追求的是现实的功名,以整体利益作为价值目标,确定了古代社会基本的道德秩序与道德观念;道家追求的是生命的不死,以自我的生存作为价值目标,表现了对主体完善的关怀,支撑着个体的精神独立与心理平衡;佛教则追求生命的超越,以彻底的觉悟为价值目标,是对万有本质的探索,揭示出一种积极完善的境界。因而,儒释道三教所展现的价值目标之伦理精神,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目标的主维坐标,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平衡与谐调。

作者 hyccan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