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农民的出路

美国《时代》周刊在2009年把年度人物的第三名授予了中国的农民工,原因是他们拯救了世界金融危机。农民工作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产物,对中国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 根据资料记载从改革开放开始,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后,开始大量涌入城市,才渐渐出现的。根据家统计局在常规的农民工监测调查的基础上,2010年在10个省进行了新生代农民工专项调查结果显示: (1)新生代农民工总人数为8487万,占全部外出农民工总数的58。4%,已经成为外出农民工的主体。(2)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素质整体较高;大多数人不再“亦工亦农”,而是纯粹从事二三产业;就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工作勤奋,仍是吃苦耐劳的一代。(3)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有较大的工作压力,对收入的满意度较低,在“市民”和“农民”的身份认同中处于尴尬境地。近一半的新生代农民工有在城市定居的打算,但是收入太低和住房问题成为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定居最主要的困难和障碍。

到2009年在中国1.5亿进城务工的农民中,1980年后出生的约有1亿人,占60%多。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在官方文件中将他们作为一个新的社会群体——“新生代农民工”——给予重点关注。”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统筹研究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后城乡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国家统计局发布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称跟根据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261 万人,比上年增加983万人,增长3.9%。其中,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增加473万人,增长3.0%。住户中外出农民工12961万人,比上年增加377万人,增长3.0%;举家外出农民工3375万人,增加96万人,增长2.9%。本地农民工9925万人,增加510万人,增长5.4%。

通过研究分析资料了解新生代农民工外出打工的动力和去向问题,新生代农民工与上一代农民工的不同之处在于:

  1. 新生代农民工为80后,知识、文化、教育与父辈相比已高出不少,更向往城市生活。
  2. 据调查,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前三个动机分别是:“可以挣更多的钱改善生活,摆脱贫困”、“出去锻炼一下,长本事,然后回来自己干点事”和“出去见见世面”。长本事与见世面成为新一代农民工的主要动机,也决定着他们外出比起父辈,更少有后顾之忧。
  3. 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待遇与环境期望很高、挑剔许多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观念与价值观念已发生重大转变。他们的收入开支更加多元化,打工收入更多地要用于城市生活的消费,享受城市生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对工作、社会保障、文娱休闲、发展空间等要求都远高于他们的父辈。

新生代农民工为80后,受到的知识文化教育大都处于初高中水平,他们成长改革开放之后的年代,1980年代分田到户以后,中国绝大多数农村都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因为人多地少,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仅仅依靠种地,农民不能获得高的收入,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80后,在有一定文化基础和社会常识的前提下,将目光瞄向了城市,这一代的打工者,年纪在20~35,普遍年轻化,高学历化,是我国农民工的主流,在农村的经济收入较低是其走向城市的农村经济背景。

还有农村的社会氛围的影响,随着第一批外出打工的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在村庄的生活条件,改善了居住环境,同时也刺激了农民在村里的竞争。在农民大规模外出打工经商之前,农村农民的收入相差不大,但随着有农民外出打工经商,用赚到的一笔相对当地农民很高的收入,做到了那些分层中处于上层人士可以做成的事情,从而提高了他们在当地的声望和地位。这样,外出打工行为就会引发连锁效应,越来越多农民外出打工经商,不只是为了改善自己的家庭经济现状,更重要的是为了通过赚钱来维持在村里的地位和面子,这种现象在很多的村子里出现,一些文献把这种现象称为”面子竞争”尤其是对于80后新生代,他们对”面子”比前人更加在乎,所以去城市拼搏,打拼未来,挣回面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在农村现在非常流行的一句话是”人活一辈子,不争馒头争口气”这里就是面子竞争在作祟,当然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因为有许多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打工积累了一定的资本之后(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社会经验资本等等)回到家乡开创企业或者从事大型养殖种植活动,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这就是新生代农民工和前人不同之处,他们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对于新的事物接触很快,并且成长环境赋予他们敢闯敢干的性格,所以他们能做出不一样的业绩。

再有就是新生代农民工打工背后有着政府政策的影子,从2010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唐仁健说,“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这批人目前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大约1个亿。他们出生以后就上学,上完学以后就进城打工,相对来讲,对农业、农村、土地、农民等不是那么熟悉。另一方面,他们渴望进入、融入城市社会,而我们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到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一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指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选择。2004年也就是十年前的一号文件就明确提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大中城市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的条件。2014年的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5]对于进城农民工,政府的举措是将他们市民化,以及当前城乡发展的严重失调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民工进城打工,期望有一天顺着政策的东风可以成为市民,享受市民的社会待遇。这是新生代农民工进城打工的政策驱动力。在网络和信息传播迅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政府的政策导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生代农民工的选择。

对新生代农民工外出打工有影响的原因还有家庭因素,这一代的打工者,年纪在20~35,奔三或者已经而立之年。婚姻的压力,在农村结婚的费用年年高。2010年之前在农村建一套

新婚用房需要10万~15万,现在随着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在城镇买房结婚的风气愈演愈甚,有的地区甚至出现了没有楼房结婚免谈的地步,结婚负担压在了这一代人的身上,仅凭在农村种地的每年2~3万的收入根本无法满足需求,还有父母老去生老病死等等压力,迫使他们必须去谋求更高的收入和经济来源,进城成为了不二的选择。对于已经结婚的农民工,家庭生活的不完整构成了当前中国打工潮最大的隐痛和暗伤,有一部分没有养老压力的农民工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夫妻一起到城市务工,将孩子交给老人抚养。

有数据调查分析发现有近七成(70.9%)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前往东部就业,超过四分之三(76.2%)在沿海城市务工,均高于农民工整体水平,超过八成(81.7%)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于第二产业,近两成(18%)在第三产业。农民工的就业趋向渐渐多选择化。但新生代农民工是社会的相对弱势群体,游走在在城市边缘的他们羡慕城市的舒适,社会的认知压力,自身的生存压力等等压在他们身上,他们整体收入偏低,工作稳定性差,社会保障水平低,存在职业安全隐患等,新生代农民工这支活跃在我们身边的最庞大的新生力量,每天都在创造着新生活,创造着新财富,创造着新业绩,需要政府的帮助和扶持,需要社会的理解和认同。以上观点仅是我搜集资料和结合自己认识的一些想法和观点,但农民工问题是最应该得到我们关注的,因为他们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者 hyccan

发表评论